成語解釋:賞的不是有功的人,罰的不是有罪的人。泛指賞罰不當。
成語解釋:驕:驕橫;奢:奢侈;淫:荒淫;逸:安逸、放蕩。驕縱、奢侈、淫亂、放蕩。形容生活放縱奢移;荒淫無度。
成語解釋:指蒙受君恩;亦泛指起居生活。毛,泛指土地上生長的糧食蔬菜等植物。
成語解釋:經(jīng)、緯:南北縱線為經(jīng);東西橫線為緯;引申為治理、規(guī)劃。比喻經(jīng)營規(guī)劃治理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。
降心相從 jiàng xīn xiāng cóng
成語解釋:委屈自己的意愿;放棄成見;服從別人。
成語解釋:《左傳·成公八年》:“夫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,何國蔑有?”謂懷貪詐之心圖謀侵人之國。后亦以“狡焉思肆”、“狡焉思逞”指懷貪詐之心妄圖逞其陰謀。
成語解釋:語言善巧而行動乖違。猶口是行非。同“靖言庸回”。
成語解釋: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
成語解釋:古時訂立盟約,要在嘴上涂上牲口的血。指訂約不久就毀約。
成語解釋: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吳公子札來聘……為之歌《陳》,曰‘國無主,其能久乎!’自《鄶》以下無譏焉?!倍蓬A注:“《鄶》第十三,《曹》第十四。言季子聞此二國歌,不復譏論之,以其微也?!焙笠浴班斚聼o譏”言其微不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