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解釋:敬:恭敬。事:侍奉,為他人效勞。暇:空閑。恭敬地為他人奔走效勞,忙得沒有閑暇之時。
成語解釋:語本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事君敬其事,而后其食”。邢昺疏:“言當先盡力敬其職事,必有勛績而后食祿也”。謂凡事應當先盡力去做,待有功績后才能享受俸祿。
成語解釋:亦作“敬授民時”。《書·堯典》:“乃命羲和,欽若昊天,歷象日月星辰,敬授人時”。蔡沉集傳:“人時,謂耕獲之候”。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引作“敬授民時”。謂將歷法付予百姓,使知時令變化,不誤農時。后以“敬授人時”指頒布歷書。
成語解釋:禮:以禮相待,尊重。士:古時稱有學問的人。尊重品德高尚、學識出眾的人。
成語解釋:尊敬賢者,屈身交接士人。舊時謂封建帝王或官員重視人才。
成語解釋:敬:謹慎小心;小、微:指細小、不起眼的東西。對細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謹慎的態(tài)度。形容待人處事非常謹慎。
成語解釋:謝:推辭;敏:聰明。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夠。表示推辭的客氣話。
成語解釋:敬:尊敬;賓:賓客。像對待賓客那樣尊敬對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