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解釋:文有計謀;武有策略。指智勇雙全。韜、略:《六韜》、《三略》是古代的兵書;后來稱用兵的計謀策略叫韜略。
成語解釋:韜:古代兵書《六韜》,即文韜、武韜、龍韜、虎韜、豹韜、犬韜。指文武兩方面的謀略
成語解釋:文官武將都耽于安樂;不以國事為務(wù)。文:文官;武:武將。
成語解釋:同時具有文才和武才,文武雙全。亦作“文武兼濟”、“文武兼全”。
成語解釋:文才與武功同時具備;能文能武。文:文才;武:武藝。
成語解釋:文:文才;武:武藝。能文能武,文才和武藝都很出眾。
成語解釋:文、武:指周文王和周武王。意思是寬嚴相結(jié)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。現(xiàn)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。
成語解釋:文:指教化。修:指走上正規(guī),已符合標準。備:準備完畢。謂文治和軍備都已達到了理想的要求。
成語解釋:禮樂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。謂天下太平。
成語解釋:古代宗法制度,宗廟位次,始祖廟居中,以下父子遞為昭穆,左為昭,右為穆。祭祀時,子孫也按昭穆,左右排列行禮。周文王于周為穆,文王之子武王則為昭,而武王之子成王又為穆?!拔恼盐淠隆痹肝耐醯淖訉O眾多,后則泛稱子孫繁衍。
成語解釋:政績和戰(zhàn)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