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解釋:鐘:古代樂器;鼎:古代炊器。擊鐘列鼎而食。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。
成語解釋:能將大鼎舉起,能將高山拔動(dòng)。比喻力大氣壯。
成語解釋:絕:折斷;臏:脛骨。雙手舉鼎,折斷脛骨。比喻能力小,不能負(fù)擔(dān)重任。
成語解釋:舉:抬起;絕:折斷;脰:頸項(xiàng)。雙手舉起鼎而折斷頸項(xiàng)。比喻力小不能勝任
成語解釋:扛鼎:把鼎舉起來。抃牛:把兩頭相斗的牛位開。能把鼎舉起來,能把相斗的兩頭牛拉開。形容勇武有力,超越常人。
成語解釋:《漢書·匡衡傳》:“無說《詩》,匡鼎來;匡說《詩》,解人頤。”顏師古注:“如淳曰:‘使人笑不能不止也。’”后以“匡鼎解頤”謂講詩清楚明白,非常動(dòng)聽。
成語解釋:列:排列,羅列;鼎:古代炊具;裀:墊子,褥子。列鼎而食,重裀而臥。吃得好,睡得舒適。形容達(dá)官貴人的奢侈生活
成語解釋:扛: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。鼎:三足兩耳的青銅器。形容氣力特別大。亦比喻筆力雄健。
成語解釋:漢張衡《西京賦》:“擊鐘鼎食,連騎相過?!辩姡驌魳菲?,泛指一般樂器;鼎,盛物食器。謂用食時(shí)身邊響著樂器,眼前列著鼎器,后因用“鳴鐘列鼎”或“鳴鐘食鼎”形容古代貴族高官生活的豪奢。
成語解釋:南朝梁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:“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飛幕之上,不亦惑乎?”后遂以“幕燕鼎魚”比喻處境極危,即將覆滅。
成語解釋:用煮一頭牛的大鍋煮一只雞。比喻大材小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