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冷僻 lěngpì
(1) [deserted; out-of-the-way]∶冷落怪僻
(2) [rarely;unfamiliar]∶不常見的
冷僻的字眼
引用解釋
1.冷落偏僻。 唐 白居易 《初到郡齋寄錢湖州李蘇州》詩:“ 霅溪 殊冷僻, 茂苑 太繁雄。” 趙光榮 《里湖紀(jì)游》詩:“名勝眾所趨,誰歟耽冷僻?!?沙汀 《一個秋天晚上》:“因?yàn)檫@是一個冷僻的所在,背負(fù)著大山,前面又是湍激奔騰的河流,便在平日,只等公所的大門一關(guān),竟也很難再找出一個人影子的。”
2.不常見的。多指字、名稱、典故、書籍等。 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高青邱詩》:“ 鐘 譚 等又從一字一句,標(biāo)舉冷僻,以為得味外味,則幽獨(dú)君之鬼語矣。” 徐遲 《火中的鳳凰》:“他從 歐洲 回國不久,無意間從一本冷僻的刊物上讀到 常熟 藏書家 丁 氏的四首絕句?!?/p>
3.指性格孤僻。 茅盾 《幻滅》六:“她自悔往日太冷僻,太孤傲,以至把一切人都看作仇敵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