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山窮水盡 shānqióng-shuǐjìn
[where the mountains and the rivers end—at the end of one's rope] 比喻走投無路,陷入絕境
引用解釋
亦作“ 山窮水?dāng)?”。亦作“山窮水絕”。 1.謂山和水到了盡頭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兗州刺史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溪澗崢嶸,巖崖豁嶮,山窮水?dāng)?,馬束橋飛?!?清 沉復(fù) 《浮生六記·浪游記快》:“將及山,河面漸束,堆土植竹樹,作四五曲;似已山窮水盡,而忽豁然開朗?!?/p>
2.比喻走投無路,陷入絕境。 宋 陸游 《冬夜吟》:“饑鴻病鶴自無寐,山窮水絶誰為鄰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李八缸》:“茍不至山窮水盡時(shí),勿望給與也?!薄豆賵?chǎng)現(xiàn)形記》第四七回:“及至山窮水盡,一無法想,然后定他一個(gè)罪名?!?姚雪垠 《長夜》三五:“眼看著就交荒春,到那時(shí)山窮水盡,揭借無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