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水落石出 shuǐluò-shíchū
[doubts will clear up when facts are known;as the water recedes the stones appear]
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——宋· 蘇軾《后赤壁賦》本為描寫景物,后轉用以比喻事情的真相徹底顯露
收真才于水落石出之后,坐銷浮偽之風;察定理于舟行岸移之時,盡里出讒誣之巧。——宋· 陸游《謝臺諫啟》
引用解釋
宋 歐陽修 《醉翁亭記》:“野芳發(fā)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,風霜高潔,水落而石出者,山間之四時也?!北局^水位下降后石頭顯露出來。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顯露。 宋 陸游 《謝臺諫啟》:“收真才於水落石出之后,坐銷浮偽之風;察定理於舟行岸移之時,盡黜讒誣之巧?!薄都t樓夢》第六一回:“如今這事,八下里水落石出了?!薄抖昴慷弥脂F狀》第三三回:“﹝我們﹞萬不能半途而廢,一定要弄他個水落石出才好?!?華山 《山中海路》三:“可是臨到你百思不解,要問個水落石出的時候,他又慨嘆起來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