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解釋
1.古代碎裂肢體的一種酷刑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﹝ 吳起 ﹞功已成矣,卒支解?!?鮑彪 注:“斷其四支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行品》:“義正所在,視死猶歸,支解寸斷,不易所守。”《遼史·穆宗紀(jì)下》:“支解鹿人 沒答 、 海里 等七人于野,封土識(shí)其地。” 清 戴名世 《榆林城守紀(jì)略》:“ 廷杰 人駡賊,賊怒,支解之?!?/p>
2.謂分割為小段。 巴金 《家》十八:“這樣一來,那條威武地飛動(dòng)著的龍就被支解了,分成了九段?!?/p>
3.分裂瓦解?!稘h書·趙充國傳》:“ 羌 虜瓦解,前后降者萬七百餘人,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輩,此坐支解 羌 虜之具也?!?/p>
4.猶尸解。 宋 蘇軾 《和陶<讀山海經(jīng)>》之十:“金丹不可成, 安期 渺云?!Ы饩共粋?,化去空餘悔?!?
支付,交付。 明 海瑞 《興革條例·戶屬》:“部絹委官水手銀伍兩捌錢捌分陸釐,移付工房,於該年里甲丁田銀內(nèi)支解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