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桎梏 zhìgù
(1) [fetters and handcuffs]∶腳鐐和手銬
(2) [shackle]∶像鐐銬般約束、妨礙或阻止自由動(dòng)作的事物
打碎精神上的桎梏
引用解釋
1.刑具。腳鐐手銬。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:“ 鮑叔牙 迎受 管仲 ,及 堂阜 而脫桎梏?!?唐 柳宗元 《答周君巢餌藥久壽書(shū)》:“ 宗元 以罪大擯廢,居小州,與囚徒為朋,行則若帶纆索,處則若關(guān)桎梏。” 清 李煥章 《宋連璧傳》:“上大怒,執(zhí)之,就斬西市,桎梏忽脫地,寂無(wú)人矣?!?/p>
2.拘系,囚禁。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盡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;桎梏死者,非正命也?!薄逗鬂h書(shū)·陳蕃傳》:“﹝ 朱震 ﹞收葬 蕃 尸,匿其子 逸 於 甘陵 界中。事覺(jué)繫獄,合門(mén)桎梏?!?宋 王讜 《唐語(yǔ)林·識(shí)鑒》:“﹝ 張守珪 ﹞見(jiàn) 陜 尉 李 桎梏 裴冕 。 冕 呼:‘ 張 公!困厄中豈能相救?’”
3.謂束縛,壓制。 唐 白居易 《朱陳村》詩(shī):“以此自桎梏,信為大謬人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反祈招序》:“作詩(shī)二章,以貽后之自桎梏者。” 孫中山 《倫敦被難記》一:“雖然, 華 人之被桎梏雖極酷烈,而其天生之性靈,深沉之智力,到底不可磨滅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