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法則 fǎzé
(1) [rule]∶規(guī)律
自然的法則
(2) [laws and regulations]∶法度;規(guī)范
(3) [method]∶方法,辦法
我教你一個法則,喚做負(fù)荊請罪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引用解釋
亦作“灋則”。 1.制度;法度?!吨芏Y·天官·大宰》:“二曰灋則,以馭其官?!?鄭玄 注:“法則,其官之制度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本政教,正法則,兼聽而時稽之?!?唐 杜甫 《詠懷》之二:“邦危壞法則,圣遠(yuǎn)益愁慕?!?/p>
2.準(zhǔn)則;規(guī)則?!盾髯印駥W(xué)》:“君子之學(xué)也,入乎耳,箸乎心,布乎四體,形乎動靜;端而言,蝡而動,一可以為法則。” 宋 蘇舜欽 《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》:“乃父方正有法則,為世所知?!?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法·有德》:“言皆心得而可為法則?!?巴金 《夢與醉·生》:“這個法則是‘互助’,是‘團(tuán)結(jié)’。人類靠了這個才能夠不為大自然的力量所摧毀,反而把它征服,才建立了今日的文明。”
3.規(guī)律。《人民文學(xué)》1978年第2期:“照自然法則,每個人都將死去,但為人民獻(xiàn)身,雖死猶生?!?/p>
4.榜樣,表率?!段究澴印ぶ伪尽罚骸暗弁踔l為法則?” 唐 元結(jié) 《夏侯岳州表》:“公能清正寬恕,靜以理之,故其人安和而服説,為當(dāng)世法則?!?/p>
5.效法?!妒酚洝ぶ鼙炯o(jì)》:“及為成人,遂好耕農(nóng),相地之宜,宜穀者稼穡焉,民皆法則之?!?宋 蘇舜欽 《答杜公書》:“復(fù)值朝廷多事之時,必將開發(fā)素藴,以尊主康民,使天下想望風(fēng)采,謳歌德業(yè),而后世法則其所為,以拯弊亂?!?清 龔自珍 《明良論二》:“大臣無恥,凡百士大夫法則之,以及士庶人法則之,則是有三數(shù)辱社稷者?!?/p>
6.法術(shù)?!段饔斡洝返谑幕兀骸吧w因那猴原是弼馬溫,在天上看養(yǎng)龍馬的,有些法則,故此凡馬見他害怕?!薄逗蔚洹返谑兀骸?羅剎女 愈加快活,便教會他使軟尖刀并許多拿人法則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