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千里馬 qiānlǐmǎ
[a winged steed] 原指善跑的駿馬,可以日行千里?,F(xiàn)在常用來(lái)比喻人才;特指有才華的青少年
千里馬常有。——唐· 韓愈《雜說(shuō)》
然后有千里馬。
引用解釋
1.日行千里的駿馬?!稇?zhàn)國(guó)策·燕策一》:“臣聞古之君人,有以千金求千里馬者,三年不能得。”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:“千里馬, 匈奴 寶馬也?!?唐 韓愈 《雜說(shuō)》:“世有 伯樂(lè) ,然后有千里馬。千里馬常有,而 伯樂(lè) 不常有?!?/p>
2.指遠(yuǎn)行之馬?!读謩t徐日記·道光十九年二月二六日》:“發(fā) 閩 中家書一封,編己字三號(hào),由 福州 客商千里馬帶去?!?/p>
3.比喻難得的人才。 陳登科 等《徐悲鴻》第二章二八:“ 徐悲鴻 擺著手:‘不要恭維!我雖非 伯樂(lè) ,可 白石 先生真是千里馬,決不能駢死于槽櫪之中!’” 黃虹堅(jiān) 《勇退》:“主任也半開玩笑地回答:‘哎呀,咱倆感覺(jué)一樣,諸位 伯樂(lè) 幫幫忙找匹千里馬替我拉拉車吧!’”
4.草鞋的別名。 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服器一·草鞋》:“﹝釋名﹞草屨,屩,不借,千里馬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