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異同 yì-tóng
(1) [where two things coincide and where they do not;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]∶相同和不同之處
分別異同
(2) [objection;dissent]∶異議
(3) [different]∶不一樣,不一致
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——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引用解釋
亦作“異同”。 1.不同和相同之處?!稘h書(shū)·朱云傳》:“自 宣帝 時(shí)善 梁丘氏 説, 元帝 好之,欲考其異同,令 充宗 與諸《易》家論?!?南朝 梁 江淹 《知己賦》:“論十代兮興毀,訪五都兮異同?!?唐 司馬貞 《<史記索隱>序》:“逮至 晉 末,有中散大夫 東莞 徐廣 始考異同,作《音義》十三卷?!?/p>
2.不同;不一致。 三國(guó) 蜀 諸葛亮 《前出師表》:“宮中府中,俱為一體,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?!?宋 姚寬 《西溪叢語(yǔ)》卷上:“古之經(jīng)書(shū),皆有別本,其用字多異同?!?清 黃宗羲 《<陸石溪先生文集>序》:“余選 明 文近千家,其間多與實(shí)録異同,蓋實(shí)録有所隱避,有所偏黨,文集無(wú)是也?!?/p>
3.引申為反對(duì)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(yǔ)·公直》:“ 劉仁軌 為左僕射,暮年頗以言詞取悅訴者,戶(hù)部員外 魏克己 斷案,多為 仁軌 所異同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仁宗嘉祐八年》:“先帝在位久,德澤在人,故一日晏駕,天下奉戴嗣君,無(wú)一人敢異同者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十二:“ 秋谷 不滿(mǎn) 漁洋 ,故與異同?!?/p>
4.反對(duì)意見(jiàn);異議?!端螘?shū)·謝靈運(yùn)傳》:“ 靈運(yùn) 構(gòu)扇異同,非毀執(zhí)政?!薄侗笔贰の具t迥傳》:“乃與羣公會(huì)議,諸將多有異同?!?林長(zhǎng)民 《參議院一年史·沿革》:“ 袁世凱 於閣議中頗主張速與 俄 人交涉,獨(dú) 許世英 、 劉揆一 及 如浩 持異同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