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自修 zìxiū
(1) [study by oneself;have self-study]∶自習
(2) [study independently;teach oneself]∶自學
自修法語
(3) [cultivate oneself]∶自我修養(yǎng)
引用解釋
亦作“ 自脩 ”。 1.修養(yǎng)自己的德性?!抖Y記·大學》:“如琢如磨者,自脩也。”《漢書·游俠傳·原涉》:“或譏 涉 曰:‘子本吏二千石之士,結髮自修,以行喪推財禮讓為名,正復讐取仇,猶不失仁義,何故遂自放縱,存輕俠之徒乎?’” 宋 曾鞏 《筠州學記》:“繇 漢 之士察舉於鄉(xiāng)閭,故不得不篤於自脩?!?明 方孝孺 《幼儀雜箴》之十四:“汝孰憂哉,勉於自修?!?/p>
2.自學;自習。 宋 真德秀 《龍山書院記》:“ 三代 而上,未有科目進取之涂,士之自修,果為何事?” 夏丏尊 葉圣陶 《文心》一:“從前爸爸不和你在一起,自修時沒有人可問?!?/p>
3.自然整治有序?!顿Y治通鑒·漢元帝永光五年》:“﹝ 匡衡 ﹞上疏曰:‘圣人動靜游燕所親,物得其序,則海內(nèi)自脩,百姓從化?!?/p>
4.自己修飾。 漢 王褒 《九懷·?? 罚骸疤占卧沦饩戱{,搴玉英兮自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