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解體 jiětǐ
(1) [disintegrate]∶崩潰,瓦解
原始社會的解體
(2) [degradation]∶物體的結(jié)構(gòu)分解
尼龍明顯的解體
引用解釋
1.謂物體的結(jié)構(gòu)松散、分解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總術(shù)》:“況文體多術(shù),共相彌綸,一物攜貳,莫不解體?!薄缎绿茣埿貍鳌罚骸?竇建德 陷 景城 ,執(zhí)將殺之,邑人千餘號泣請代,曰:‘此清吏,殺之是無天也。大王即定天下,無使善人解體?!?郭沫若 《演奏會上》:“狂濤似的掌聲把這靈魂的合歡驚破了,啊!靈魂解體的悲哀喲!”
2.比喻人心離散?!蹲髠鳌こ晒四辍罚骸靶挪豢芍?,義無所立;四方諸侯,其誰不解體?!薄逗鬂h書·楊彪傳》:“今橫殺無辜,則海內(nèi)觀聽,誰不解體?!?宋 蘇軾 《擬進(jìn)士對御試策》:“所用之人,皆如今日,乍合乍散,臨事解體,不可復(fù)知,則無乃誤社稷歟?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七:“將相不和,士皆解體?!?/p>
3.瓦解。 茅盾 《動搖》五:“不多時前,她自設(shè)的對于 方羅蘭 的壁壘,此時完全解體了?!?/p>
4.脫身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序:“遂乃解體世紛,結(jié)志區(qū)外,定跡深棲,於是乎遠(yuǎn)。”
5.猶尸解。道教指死后留下形骸,魂魄散去成仙。 漢 蔡邕 《九疑山碑》:“泰階以平,人以有終。遂葬 九疑 ,解體而升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