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字義
● 匕
bǐ ㄅㄧˇ
1. 〔~首〕短劍。
2. 古代指勺、匙之類的取食用具:“先主方食,失~箸”。
詳細(xì)字義
◎ 匕 bǐ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從二匕,匕亦聲。甲骨文字形,象湯匙形。漢字部首之一。本義:勺子。按:一說“匕”象反人形,“妣”之初文)
(2) 古代的一種取食器具,長柄淺斗,形狀像湯勺 [ancient laddle for rice]
先主方食,失匕箸。(箸:筷子)——《三國志·蜀志·先主傳》
(3) 又如:比筋(羹匙與筷子)
(4) 匕首 [dagger]
丈人目先生,使引匕刺狼?!鳌?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統(tǒng)一碼:U+5315
五筆:XTN
倉頡:UH
鄭碼:RRA
四角:22710
甲骨文
金文
小篆
楷體
中國大陸宋體
臺(tái)灣細(xì)明體
香港明體
日本明朝體
韓國明朝體
舊字形
?2014 北京樂樂高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fake-watch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2053號(hào)
京ICP備14034840號(hào)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