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字義
● 痢
lì ㄌㄧˋ
1. 中醫(yī)學病名,古稱“滯下”。又因病情不同而有“赤~”、“白~”、“赤白~”、“噤口~”等名。
2. 〔~疾〕傳染病。癥狀有大便頻繁,腹痛,發(fā)熱,糞便帶膿、血和黏液等。
3. 見“瘌”字“瘌痢”。
詳細字義
◎ 痢 lì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疒( chuáng),表示與疾病有關(guān),利聲。本義:病名。即“痢疾”) 同本義 [dysentery]
凡山水甚強寒,飲之皆令人痢?!懿佟段何淞睢?/p>
(2) 又如:痢癥(痢疾)
統(tǒng)一碼:U+75E2
五筆:UTJK
倉頡:KHDN
鄭碼:TMKD
四角:00120
楷體
臺灣細明體
香港明體
日本明朝體
舊字形
?2014 北京樂樂高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fake-watch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2053號
京ICP備14034840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