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字義
● 綿
(綿)
mián ㄇㄧㄢˊ
1. 蠶絲結(jié)成的片或團,供絮衣被、裝墨盒等用:絲~?!I。~里藏針。
2. 像絲綿那樣柔軟或薄弱:~薄?!洝!Α?/p>
3. 像絲綿那樣延續(xù)不斷:~延?!?lián)。~長。~亙。連~。
4. 性情溫和:他平時挺~。
詳細字義
◎ 綿
綿、緜 mián
〈名〉
(1) (會意。從帛,從糸( mì)。本義:絲棉,精絲綿,新絲綿)
(2) 同義 [silk floss]
絳緹絓紬絲絮綿?!都本推贰n佔?“漬繭擘之,精者為綿,粗者為絮。今則謂新者為綿,故者為絮?!?/p>
身衣布衣,木緜皁帳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吳綿軟如云?!?白居易《新制布裘》
(3) 又如:綿子(絲綿);綿衣(內(nèi)裝絲綿的衣服);綿帛(絲綿絹帛的總稱);綿矩(加工絲綿的工具)
(4) 通“棉” [cotton]。如:綿花(棉花);綿絮(指彈松的絲綿或棉花);綿絨(軋去棉籽尚未彈松的棉花)
(5) 絲絮狀物 [floc]
想見東郊攜手日,海棠如雪柳飛綿。——陸游《醉中懷眉山舊游》
隋堤上,曾見幾番,拂水飄綿送行色。—— 周邦彥《蘭陵王》
(6) 姓。春秋齊有綿駒
詞性變化
◎ 綿
綿 mián
〈動〉
(1) 接連不斷 [be continuous;connect;link]
綿綿瓜瓞,民之初生?!对姟ご笱拧ぞd》
緜,連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誥四》
鄭綿絡(luò)些。——《楚辭·招魂》
緜?cè)赵露凰?。——《文選·張衡·思玄賦》
綿地千里?!逗鬂h書·西羌傳》
(2) 又如:綿連(連續(xù)不絕);綿絡(luò)(連續(xù)不絕);綿聯(lián)(連綿不絕的樣子);綿長(延續(xù)久遠)
◎ 綿
綿 mián
〈形〉
(1) 久遠 [far back]
微睇緜藐?!抉R相如《上林賦》。注:“遠視貌。”
鳥嶼緜邈。——左思《吳都賦》。注:“廣遠貌?!?/p>
(2) 又如:綿曖(久遠,悠遠);綿眇(遙遠、悠遠、遠視的樣子);綿野(遙遠的郊野)
(3) 柔軟,單薄 [soft]。如:軟綿綿;綿薄(謙稱自己薄弱的能力)
(4) 薄弱;軟弱 [weak;feeble]
越人綿力薄材,不能陸戰(zhàn)?!稘h書·嚴(yán)助傳》
(5) 又如:綿弱(柔弱,薄弱);綿冪(微細);綿劣(才能薄弱,智力低下);綿力(謙詞,能力薄弱)
(6) 病重 [(disease) severe]
不圖所患,遂爾綿篤。——《晉書·陶侃傳》
(7) 又如:綿篤(病危,病勢沉重);綿惙(病勢垂危)
(8) 美,盛 [tender;flourishing]。如:綿芊(草木茂盛美好的樣子);綿麗(柔美華麗)
統(tǒng)一碼:U+7EF5
五筆:XRMH
倉頡:VMHAB
鄭碼:ZNLI
四角:26127
小篆
楷體
臺灣細明體
韓國明朝體
舊字形
?2014 北京樂樂高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fake-watch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2053號
京ICP備14034840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