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字義
● 茬
chá ㄔㄚˊ
1. 莊稼收割后余留在地里的短莖和根:~子。麥~。
2. 同一塊田地上莊稼種植或收割的次數(shù):頭~。
3. 短而硬的頭發(fā)、胡子:胡~子。
詳細(xì)字義
◎ 茬
茌 chá
〈名〉
(1) (形聲。從艸,在聲。( chí)本義:草茂盛的樣子)
(2) 栽培植物(如麥子、玉米、苜蓿、豆或草)收割后余留的殘株 [stubble]。如:麥茬
(3) [量]∶指在同一塊地上,農(nóng)作物種植或生長的次數(shù) [crop]。如:這塊地里一年種幾茬
(4) 一批,一組[人或事物] [batch]。如:又一茬新人成長起來了
統(tǒng)一碼:U+832C
五筆:ADHF
倉頡:TKLG
鄭碼:EGIB
四角:44214
小篆
楷體
中國大陸宋體
臺灣細(xì)明體
香港明體
日本明朝體
韓國明朝體
舊字形
?2014 北京樂樂高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fake-watch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2053號
京ICP備14034840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