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字義
● 蝎
xiē ㄒㄧㄝˉ
1. 〔~虎〕即“壁虎”。
2. 節(jié)肢動物,胎生。頭胸部的螯肢呈鉗狀,胸腳四對。后腹狹長,末端有毒鉤,用來防敵和捕蟲,食昆蟲、蜘蛛等。干燥蟲體可入藥:~子。毒如蛇~。
詳細(xì)字義
◎ 蝎
蠍 xiē
〈名〉
(1) 毒蟲名。也稱“鉗蝎”。節(jié)肢動物門,蜘蛛綱,蜘蛛亞綱,蝎目 [scorpion]
蝎,蝤蠐也。從蟲,曷聲?!墩f文》
雖蝎焉避之?!秶Z·晉語》
雖蝎譖之?!秶Z·魯語》
(2) 又如:蝎梢(蝎子的尾巴);蝎蝎螫螫(比喻在小事情上過分關(guān)心或憐惜);蝎子(鉗蝎;鉗蝎之子);蝎唇(狀如蝎子嘴的酒器);蝎子媽(方言。比喻最惡毒、惹不得的人)
統(tǒng)一碼:U+874E
五筆:JJQN
倉頡:LIAPV
鄭碼:IKRY
四角:56127
小篆
楷體
中國大陸宋體
臺灣細(xì)明體
香港明體
日本明朝體
韓國明朝體
舊字形
?2014 北京樂樂高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fake-watch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2053號
京ICP備14034840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