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驚駭 jīnghài
[frightened;panic-stricken] 恐慌恐懼
引用解釋
亦作“ 驚駴 ”。 1.驚慌害怕。 漢 王逸 《九思·怨上》:“鳥獸兮驚駭,相從兮宿棲?!?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數(shù)夕, 張君 臨軒獨(dú)寢,忽有人覺之,驚駭而起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二》:“女子搖手曰:‘吾居此久矣,君不見耳,今偶避不及,何驚駭乃爾!’”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一:“ 定國 ( 李定國 )坐山顛,聞信礮失序,驚駴?!?沈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》:“小船就在水面胡亂顛簸,一個無經(jīng)驗(yàn)的孩子擔(dān)心會掉到水中去,必驚駭?shù)么罂薏灰??!?/p>
2.使驚慌害怕?!对姟ば⊙拧x鴦》“鴛鴦在梁,戢其左翼” 漢 鄭玄 箋:“鴛鴦休息於梁,明王之時(shí),人不驚駭,歛其左翼,以右翼掩之,自若無恐懼?!薄妒酚洝峭蹂袀鳌罚骸俺?卬 奉法不謹(jǐn),驚駭百姓,乃苦將軍遠(yuǎn)道至於窮國,敢請菹醢之罪?!?明 烏斯道 《月夜彈琴記》:“太上以其影留下界,恐人褻慢,將命六丁取之,未免隨以風(fēng)雷,驚駭先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