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赴湯蹈火 fùtāng-dǎohuǒ
[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;be ready to risk one's own life;jump into the water and walk through fire] 形容不畏艱難險阻,奮不顧身
楚 越之俗好勇,則有赴湯蹈火之歌。—— 北齊· 劉晝《新論》
引用解釋
敢于投入沸水,跳進烈火。比喻不避艱險?!度龂尽の褐尽⒈韨鳌贰罢h 表 遣子入質(zhì)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玄 《傅子》:“ 嵩 對曰:‘……今策名委質(zhì),唯將軍所命,雖赴湯蹈火,死無辭也?!?唐 康駢 《劇談錄·潘將軍失珠》:“每感重恩,恨無所答,若力有可施,必能赴湯蹈火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四五:“他早已盤算好,他既不能正面的赴湯蹈火的去救國,至少他也不該太怕敵人的刀斧與皮鞭?!币嘧鳌?赴湯跳火 ”、“ 赴湯投火 ”。《金瓶梅詞話》第八八回:“小夫人説那里話!若肯在老爺前,抬舉小人一二,便消受不了。雖赴湯跳火,敢説不去?”《三俠五義》第十二回:“小人受 侯爺 大恩,別説行刺,就是赴湯投火也是情愿的?!币嗍∽鳌?赴湯火 ”。《漢書·晁錯傳》:“蒙矢石,赴湯火,視死如生?!?清 黃宗羲 《瘦庵徐君墓志銘》:“ 浙 西白糧,僉民轉(zhuǎn)運……充是役者,若赴湯火。”參見“ 赴水火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