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綱目 gāngmù
[detailed outline(of a subject)] 概要或細則。如《本草綱目》
必須給予時間,必須有調查綱目,還必須口問手寫,并同到會人展開討論。——《 <農村調查>序言》
引用解釋
1.大綱和細目。 漢 徐干 《中論·民數》:“是以先王制六鄉(xiāng)六遂之法,所以維持其民而為之綱目也。”《南史·文學傳·鍾嶸》:“時 齊明帝 躬親細務,綱目亦密。” 宋 司馬光 《乞令校定<資治通鑒>所寫稽古錄札子》:“顧以年祀悠遠,載籍浩博,非一日二日所能徧閲而周知:所宜提其綱目,撮其精英,然后可以見治亂存亡之大略也。” 明 汪道昆 《洛水悲》:“部中更有一段新詞,名《洛神記》,小子略陳綱目,大家齊按宮商。”
2.用作著作的名稱。如: 宋 朱熹 《資治通鑒綱目》;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》。
3.猶法網;法度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 劉公干 以失敬罹罪, 文帝 問曰:‘卿何以不謹於文憲?’ 楨 答曰:‘臣誠庸短,亦由陛下綱目不疏?!?唐 張九齡 《貶韓朝宗洪州刺史制》:“賞罰不正,枉直失措,陷於比周,隳我綱目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