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解釋
1.高橋。《韓非子·外儲(chǔ)說(shuō)右下》:“ 茲鄭子 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。 茲鄭 踞轅而歌,前者止,后者趨,輦乃上?!?/p>
2.屋梁。 晉 傅玄 《琵琶賦》:“素手紛其若飄兮,逸響薄于高梁?!?/p>
3.高挺?!缎咽酪鼍墏鳌返谑嘶兀骸氨窍嗖簧醺吡?,眼睛有些凹塌?!?/p>
4.即膏粱。高,通“ 膏 ”;梁,通“ 粱 ”。《素問(wèn)·生氣通天論》:“高梁之變,足生大丁?!?王冰 注:“高,膏也;梁,粱也。”參見(jiàn)“ 膏粱 ”。
?2014 北京樂(lè)樂(lè)高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fake-watch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2053號(hào)
京ICP備14034840號(hào)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