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釋
◎ 骨氣 gǔqì
(1) [moral integrity]∶體貌氣質(zhì)。后多指剛強(qiáng)不屈的人格及操守
他是一個(gè)有骨氣的人
中國人是有骨氣的。——《談骨氣》
(2) [vigour of the strokes in calligraphy or drawing]∶喻書法的筆力和雄健的氣勢(shì)
字寫得很有骨氣
引用解釋
1.猶氣概;志氣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時(shí)人道 阮思曠 :‘骨氣不及 右軍 ,簡秀不如 真長 ?!?宋 羅燁 《醉翁談錄·錢穆離妻而后再合》:“幼而聰敏,長而好學(xué),風(fēng)姿粹美,骨氣軒昂?!?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一部六:“可是窮人要有窮人的骨氣。我那媳婦也和我一樣,不樂意向誰去低頭?!?/p>
2.猶氣勢(shì);氣韻?!端螘ね跷鳌罚骸靶治墓菤?,可推英麗以自許?!?唐 韋續(xù) 《書品優(yōu)劣》:“釋 玄悟 骨氣無雙,迥出時(shí)輩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敘畫》:“夫象物必在乎形似,形似須全其骨氣;骨氣形似,皆本乎立意,而歸乎用筆。” 鄭文焯 《鶴道人論詞書》:“﹝詞﹞所貴清空者,曰骨氣而已。其實(shí),經(jīng)史百家悉在熔煉中而出以高澹,故能騷雅,淵淵乎文有其質(zhì)?!?/p>
3.指身分?!缎咽篮阊浴煽h令競(jìng)義婚孤女》:“他骨氣也比你重幾百分哩。你切莫慢他。若是不依我言語,我回家時(shí),就不與你認(rèn)夫妻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