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ōng yōng 解釋 ◎ 中庸 zhōngyōng(1) [the golden mean (of the Confucian school)]∶儒家的道德標準,待人接物不偏不倚,調和折中 中庸之為德也,甚至矣乎!——《論語·雍也》 (2) [The Doctrine of the Mean]∶見“四書” (3) [mediare]∶德才平常;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。——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 引用解釋 1.儒家的政治、哲學思想。主張待人、處事不偏不倚,無過無不及。《論語·雍也》:“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。” 何晏 集解:“庸,常也,中和可常行之道?!?唐 柳宗元 《祭呂衡州溫文》:“洎乎獲友君子,乃知適於中庸,削去邪雜,顯陳直正?!?明 姚士麟 《見只編》卷中:“但恐違中庸,行怪不可率?!?李大釗 《民彝與政治》:“判其曲直,辨其誠偽,校其得失,衡其是非,必可修一中庸之道。” 2.指平庸、妥協、保守、不求上進。 魯迅 《華蓋集·通訊》:“惰性表現的形式不一,而最普通的,第一是聽天任命,第二就是中庸。” 3.中等;平常?!盾髯印ね踔啤罚骸霸獝翰淮潭D,中庸民不待政而化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教子》:“上智不教而成,下愚雖教無益;中庸之人,不教不知也?!?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品藻》:“上智、中庸等差有敘?!?4.指中等、平庸的人?!段倪x·賈誼<過秦論>》:“材能不及中庸?!?李善 注:“言不及中等庸人也。”《晉書·高光傳論》:“下士競而文,中庸靜而質?!?清 俞樾 《茶香室續(xù)鈔·三階》:“言人有三等,賢、愚、中庸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