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字義
● 楂
zhā ㄓㄚˉ
◎ 〔山~〕a.落葉喬木,果實(shí)球形,紅色有白點(diǎn),味酸,可食;b.這種植物的果實(shí)。亦作“山查”。
其它字義
chá ㄔㄚˊ
1. 同“茬”。
2. 水中木筏:“窮岸有盤~”。
詳細(xì)字義
◎ 楂 chá
〈名〉
(1) 水中木筏 [wood raft]
窮岸有盤楂?!芜d《度連圻》
(2) 同“槎” [stubble]
(3) 另見 zhā
基本詞義
◎ 楂
樝 zhā
(1) 果木名 [hawthorn;may tree],指薔薇科山楂、野山楂一類的植物。果實(shí)紅色、味酸,可食,也可入藥
云山得伴松檜老,霜雪自困楂梨粗。——宋· 蘇軾《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》
(2) 另見 chá
統(tǒng)一碼:U+6942
五筆:SSJG
倉頡:DDAM
鄭碼:FFKA
四角:44916
小篆
楷體
中國大陸宋體
臺(tái)灣細(xì)明體
香港明體
日本明朝體
韓國明朝體
舊字形
?2014 北京樂樂高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fake-watch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京公網(wǎng)安備 11010802022053號
京ICP備14034840號-1